阅读历史 |

第 37 章 我的郎君无力招架(1 / 2)

加入书签

此时,沈黛末还在顾家。

顾锦华顺利继承顾家,整个人心情好得不得了,强行留下宾客参加晚宴,下午还主动大家游览顾家的园林。

顾家买卖不小,加上从前两代人时就开始经商,并且巴结奉承这历任县令大开方便之门,因此积蓄极为丰富,建造的园林极为奢华,小说对它的描写也是富丽堂皇,水榭华庭银装粉砌,单是一条游廊,每根柱子上的彩绘都没有重复的,极其精美。

顾锦华喝了酒带着几分醉意带着众人游园,其中乡绅、冷母、县丞这些人因为地位最高,走在最前面。

沈黛末虽然不是白身,但秀才嘛,地位跟那些人没得比,就默默地走在最末尾。

顾锦华敢来着这些人来游园,肯定是提前给内院打了招呼,让内眷们回避。但偏偏就有一位小侍,像是不知道这回事儿一样,带着一位仆人在姹紫嫣红的花园里扑蝶,不时发出欢笑声,年轻貌美,语笑嫣然,身量还是女尊女子最喜欢的清瘦款。

慢慢悠悠的游园队伍突然停下,沈黛末也被迫停住,因为喝了酒,她此时晕晕乎乎的。

隔着一众人,她看到站在顾锦华身边的县丞大人直勾勾地盯着那位小侍看,那眼神明显就是‘好漂亮,爱上了,爱上了。’

顾锦华没有丝毫恼怒的意思,反而一脸暧昧地附在县丞的耳畔,悄悄耳语了几句,随即县丞仰头发出了一声大笑。

这笑声顿时传到了花园里的扑蝶小侍耳朵,他闻声朝游廊看去,这才发现那里站着一堆女人,忙羞得跟什么似得,着急地跑开了。

“这么标志的小相公,随手就送人了,华娘子也真是大方。”沈黛末前面的乡绅笑声地感叹道。

乡绅旁边的女子打趣道:“那可是被县丞看上,一个小侍而已。换做是我,我巴不得呢!能打通衙门的关系,以后做生意能省多少事啊。”

甘竹雨就站在两人身后,沈黛末的身旁,听到她们这样说,嘴边勾起极淡的笑容。

扑蝶小侍跟甘竹雨是死敌,顾锦华就是因为他,才迟迟不肯纳甘竹雨为侍。

夜长梦多,甘竹雨时刻担心顾锦华移情失宠,想上位的心情十分迫切。

所以他才趁着这次游园的机会,和其他小侍联合起来没有让人通知扑蝶小侍,让他在好色的县丞面前露脸,以此除掉他。

八卦二人组还在闲聊。

“也是,况且她现在有钱了,再买多少男人都可以。”

“对对对,听说她最近跟顾太爷房里的一位小奴才叫什么竹雨,听说长得漂亮,两个人眉来眼去,暧昧得很,旧的不去新的不来,正好腾位置不是。”

沈黛末在后面听着,默默吐槽,虽然原著剧情已经完全走偏了,但顾锦华的人设真是屹立不倒,花心滥情且心硬。原著中,她为了巴结官僚,可不止送了一个小侍,哪怕人家还怀着孕都不在乎。

倒是甘竹雨则瞬间脸色涨红,带着哭腔小声向沈黛末解

释:“沈娘子(),没有那回事(),都是外人瞎传的,我跟华娘子清清白白。”

虽然她们说的是真的,可他现在毕竟名不正言不顺,名声不能坏,万一华娘子不收他,反正又没失身,他也有退路。在其他女人面前维持住一个柔弱单纯的形象,就是最好的退路,尤其是沈黛末这样年轻有潜力的学子。

“嗯,我知道。”沈黛末笑了笑,随口道。

真假跟她又没关系,不用跟她解释啊。

“娘子!娘子!”一位仆人匆匆忙忙跑了过来。

“没大没小,没看见我在待客吗?什么事?”顾锦华被扰了兴致,不耐烦地问道。

“沈家郎君派人让小的来给沈四娘子传话,说沈四娘子中了举人解元,请您快点回去!”

仆人说完,整个游廊仿佛顿时安静了下来,连花园里的虫鸣声都轻了些,所有人顿时回头,看向队伍最末尾,最不起眼的沈黛末。

无数目光落在沈黛末的身上,她也一时愣住。

她头一次参加乡试,知道越往上考,难度越大。

好歹也是在现代教育中一次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中磨砺出来的,因此沈黛末心态极好,只当是参加了一次高考前的模拟考试,累积经验,却没想到居然中榜了,她的惊讶程度丝毫不亚于众人。

此刻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‘感谢考神保佑。’

“哎呀呀,恭喜恭喜,沈四娘子,哦不,沈大解元。”顾锦华最先回过神来,穿过众人,拉着沈黛末的手热切的说道。

甘竹雨也一脸不可置信。

他一直以为沈黛末就算再有潜力,也该过个三五年才能考上举人,她从白丁到秀才才几个月啊,怎么会升得那么快?早知道这样......

众人这时也反应过来,都热络地上前将她团团围住,热情地道喜,众星捧月的样子,跟刚才默默无闻站在不起眼最末尾形成了鲜明反差。

不过也不怪反差太明显,实在是因为举人含金量太高。

如果说她成为秀才后,得到的实际好处是每个月120斤粮食,保证自己和家人不饿死,但读书笔墨这些十分费钱,入不敷出,穷得叮当响的秀才大有人在。

但成为举人后就不同了。

按照法律规定,举人拥有免徭役赋税的权利,其中包括了人口税和粮食税。这也就意味着,一旦成为举人,就是一方大地主。有人上赶着将田地人口记在她的名下,以此来避税或是逃避繁重的徭役。单是这些权利就可保她后半辈子一家人衣食无忧,更别提以后有机会入仕做官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精品御宅屋m.yuzhaiwu.vip

书页/目录